青春向党 平语近人 | 师范学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金句用典5
发布时间:2022-04-01 13:39:38 来源:师范学院

  书法:张孝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自《礼记·大学》,是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整篇《大学的》纲领。

  这句话是说,大人之学,或者君子之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性,并且推己及人,把折中品性运用到教育和引导人上去,最后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句话是整篇《大学》的纲领,也是儒家修养的目标。今天大学的意义,和古代的“大学”虽然不一样,但是在培养人才问题上是一致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就是要说大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有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一代新人。这些人应该是有理想、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也有服务社会的热情,这样的人才是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自学习强国“习语典读”)

  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生有话说:

  国学是积淀华夏五千年文化的魂,伴随着历史的骆铃悠悠,开卷轻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儒学中提倡内修与外治,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秉承兼者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抱负。《大学》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炎黄子孙的理想,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心理,《大学》将生命的历程铺设在层层阶梯之上,进而鼓励我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联系大学生活,我们踏着高中的尾巴朝大学款款走来,对于大学生活我们充满未知,有迷茫、有憧憬、有抱负、有畏缩,五味杂成铺面而来,但更重要的应是《大学》中提倡的内修与外治。内修努力夯实文化知识,充实精神世界;外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对社会现象有所思有所感,对国家民族命运有责任感与担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无不告诫我们整体由部分构成的哲学规律,大学生在利己主义盛行之时,应时时忧国忧民,勇于承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感,置身于社会民间疾苦,体味人生百态,而不是一味躲在象牙塔寻求安逸。

  ——孟媛